202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数据要素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孕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资源,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专利文献是一种数据资源,同时,它还承载了技术信息,是技术要素的重要载体。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专利文献中记载了人类90%的新技术,可见专利文献具有技术和数据要素的双重属性,对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而言,专利文献具有独特的价值。然而专利文献正以每年数百万的速度增长,只有具备一定的检索手段和技能,才能从海量的专利文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发挥其作为技术和数据要素的价值,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帮助。例如:在技术研发中,需要通过检索获得相关技术,选择恰当的研发路线,规避知识产权风险;在企业初创及转型时期,可通过检索获取所需引进的技术,寻找合作伙伴;在专利确权维权的过程中,检索是获取无效证据及现有技术抗辩证据的重要手段。因此,检索技能是运用专利文献资源的核心技能。
专利检索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由于专利文献数量巨大、领域繁多、撰写方式特殊,再加上外国文献语言障碍的限制,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要熟练掌握专利文献的检索技巧,并非一日之功。虽然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目前已出现了一些智能化的检索手段,但这些智能检索多是基于语义比对,这种智能化的检索方式对于著作权、计算机程序等以表达方式为主要特点的对象具有较高的精度,而专利文献的核心是技术构思,具有相同或类似构思的专利文献未必具有非常相似的语言表达方式。高精度的专利检索仍然要以依赖人类逻辑的理解、分析和比对为基础,智能检索在准确性方面还很难达到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的水平,只能作为辅助的检索手段。而上述的技术研发、创业转型、确权维权过程中的信息收集与取证过程,由于牵涉企业的核心利益,对检索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必须由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员来进行人工检索。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美国专利商标局、欧洲专利局、日本特许厅、韩国特许厅五大知识产权局(本书为了便于实际业务工作的使用,五大知识产权局在后续行文中简称为中、美、欧、日、韩或“五局”)是全球专利申请量居前五位的专利审查机构,五局承担了大量专利申请的检索和审查工作。为确保审查质量,五局均在检索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流程及规则,五局审查员在审查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检索经验。对于希望掌握专利文献检索技能的人士而言,借鉴五局专利检索的相关规则与实践经验,将有助于提升检索技能,掌握获取有用专利信息的手段。本书将从服务于检索能力提升的角度出发点,介绍与五局检索实践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规则,以及有助于检索的各类信息的获取途径,同时结合实际案例,介绍各种类型专利的有效检索方式。
本书分两个部分,即基础篇和实践篇。其中,基础篇介绍各局与检索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规则及信息获取途径,包括各局检索流程设置、审查指南规定的检索规则、各主要分类体系知识、检索报告等实用信息的获取途径等。实践篇将以实际审查案例为载体,由互联网获取的检索报告、检索策略记录等信息,归纳总结各类检索对象的检索方式特点及有效做法。
希望通过本书,为需要运用到检索技能的各界人士,如科研人员、技术转移机构工作人员、专利代理师、律师等提升检索技能提供参考,为有效利用专利信息资源,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