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在第二届两化融合暨数字化转型大会上发布《中国人工智能高价值专利及创新驱动力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正加速积蓄,人工智能专利(下称AI专利)呈现广覆盖、深渗透、强融合的发展趋势。
报告定量分析了我国AI专利的最新发展态势。截至2021年9月,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共计90.94万件,有效专利共计25.38万件,我国AI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同时,我国AI技术呈现多线发展,基础通用领域创新活跃,应用领域专利占比最高。报告将人工智能归纳为基础通用技术、关键领域技术、应用技术和支撑技术四类模块共14项技术分支。专利申请量占比从高到低的技术分支依次为应用技术模块、关键技术模块、支撑技术模块和基础通用技术模块。其中,智能驾驶在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分支占比最高;深度学习作为基础通用技术分支上升最快。
报告显示,我国申请人占据AI在华专利申请量的主导位置。百度公司、腾讯公司、阿里巴巴、华为公司、平安科技等企业纷纷大力布局,成为AI专利贡献的“主力军”。例如百度公司在智能推荐、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在深度学习、智能语音和智能驾驶等多个分支领域科研实力雄厚;寒武纪、科大讯飞和迈瑞生物等企业在智能芯片、智能语音和智慧医疗等领域发展迅速;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则在深度学习、量子计算、自然语言处理等基础和关键技术模块投入更多研发资源,成为基础攻关的重要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为聚焦高质量发展,报告构建了人工智能高价值专利评价体系。据介绍,该评价体系在关注专利个体价值的基础上,引入了专利整体价值对创新主体产生的外部竞争力和影响力,并综合考虑技术、市场、行业、产业、社会、政策等多维因素,科学测度高价值专利对创新主体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报告运用上述高价值专利评价体系,对创新主体开展了创新驱动力测度。报告显示,在人工智能高价值专利及创新驱动力排名中,百度公司、腾讯公司、华为公司、阿里巴巴、微软公司、浪潮集团、欧珀移动、平安科技、国家电网、清华大学排名前十。
目前,全球经济体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报告认为,高价值专利是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技术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建议充分利用我国的政策体制、市场规模以及数据资源等禀赋优势,大力推动知识产权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的历史转变,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协作和技术突破,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记者 刘 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