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基层反映:进口物防管控升级背景下外贸企业“三忧三盼”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3-15 浏览次数:19 来源:富阳市局办公室
近期,多地非冷链进口货物检出新冠“阳性”,屡次成为疫情防控风险点。富阳区严抓进口大物防,对非冷链进口企业进行进口货物批批检、件件消、层层测,直接暴露人员两日一测、封闭管理等严格措施,降低“物传人”风险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许多压力。基层企业普遍反映,进口货物疫情防控企业理应负起主体责任,但对企业消毒检测成本增加、货物停放周期成倍拉长、特殊货物难以进行有效消毒等问题存在担忧,期盼政府分摊防控成本、提高货物流转效率、加强消毒个性指导。
一是担忧进口物防管控升级造成企业成本上升,期盼政府分摊防控成本。从“冷链物防”上升为“大物防”后,所有涉及进口业务的企业都必须对每一批进口货物进行自费开箱检测与层层消毒;搬运、消毒等重点人员核酸2日一测,来回奔波检测大大提升人力成本,这导致大批外贸企业面临资金困境。以杭州日月多宝电器有限公司为例,企业表示自从进行货物消毒、人员检测以来,每月成本骤升30余万元,这对企业的资金流转和利润都是巨大挑战。
二是担忧由于消毒检测耽误货物使用造成误工,期盼政府加速高效流转。按理想化状态,现行机制为企业先预约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与消毒,货物经专用运输通道运输到企业脱包消毒区后进行开箱检测与层层消毒,消毒结束后运抵至专区存放,封闭静置7天后方可接触、加工、流通和销售,整体流程平均耗时12天左右。疫情防控的规定动作让无多余仓库、无缓冲时间的企业被迫“停产”。杭州富阳立新纸业有限公司无多余仓库,只能牺牲部分生产区域作为专区,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如浙江大华科技有限公司富阳分公司,进口原料芯片稀缺且终端产品市场需求极大,需要尽快投入生产,目前防疫流程大大拖长生产周期,面临下游合同违约风险。
三是担忧特殊货物无法正常消毒造成企业损失,期盼政府出具个性指导。目前市面常见的消毒方法主要有巴氏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剂,但对于企业进口的芯片、绒毛浆、窗帘、奶粉、散装食品之类不能消毒或者消毒后产品造成损坏或次污染,不宜适用常规的消毒方式,但环氧乙烷和电放辐射灭菌等非常规消毒方式,又需要投入高昂的成本和专业适配指导。如浙江大华科技有限公司富阳分公司,由于其进口芯片不能适配常规消毒手段,在区物防专班指导下投入的环氧乙烷消毒设备,花费30余万元。
对此建议:
一是建立核酸采样服务队。建立疫情防控平战转换机制,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成立社卫中心公职人员的核酸采样服务队,就近服务于辖区企业物表和人员采样。由政府对核酸检测机构统一招标的形式确定第三方检测机构,社卫中心负责采样统一配送,由第三方统一检测,既节约企业运营成本又提高物防防控效率。
二是建立企业进口物品分级管控制。根据进口物品按进口国家、进口类别、进口报关时间、关口留滞时间等因素,综合评判进口货物防疫管控分类(可以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分别对应低风险、中风险、高险),将7天静置物理期归类在分级管控期内,有效利用运输中转期、报关期的静置时间,节约企业投入生产时间。
三是建立企业“一企一策”服务制。做好企业“一企一策”服务,对于消毒成本探索政企“五五”制,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对于不宜消毒货物通过提高一线人员的个人防护标准代偿,实现人防补位;对于引进必要非常规消毒手段的企业,出台政策补贴和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