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情简介
花西子(Florasis)是浙江宜格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格集团”)于2017年创立的高端美妆品牌,以“东方美学”为核心,融合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科技,主打雕花口红、空气蜜粉等产品。2019年“中国妆”风潮席卷海外社交媒体,花西子凭借鲜明的东方特色迅速走红,在TikTok、Instagram、YouTube等社媒平台粉丝总量突破百万。花西子通过本土化策略精准切入亚洲市场,以环保理念与诗意包装吸引欧美消费者,从日本起步拓展至欧美,并通过独立站及电商平台覆盖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伴随品牌爆红而来的,是海外市场频繁出现的商标恶意抢注现象。2021年宜格集团在拓展印尼市场时,发现当地居民Elis Lamita抢先注册了“花西子”商标(注册号IDM000845258,第3类商品),并联合中国制造商生产销售假冒产品,严重损害品牌声誉。
二、案件结果
宜格集团随即启动商标撤销程序,并着手清除市场上的恶意竞争者。2023年11月29日,在雅加达中央区地方法院商业法庭一审败诉后,宜格集团提起上诉。2024年5月29日,印度尼西亚最高法院认定Elis Lamita注册的“Florasis及图形”商标与宜格集团的商标在同类商品上存在实质相似性,其行为构成恶意抢注,判决撤销其商标权并禁止仿冒品流通。胜诉后,花西子正式进入印尼,完成东南亚市场关键布局。
三、典型意义
一是警惕信息传播的“双刃剑效应”,提前商标布局。在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信息传播迅速而广泛,社交媒体的热度和强大声量能够使品牌迅速进入国际市场的视野,同时也更易成为抢注目标,这种“双刃剑效应”在本案例中尤为显著。因此,在品牌出海前,特别是社交媒体已积攒热度时,企业必须迅速行动提前布局,比如尽早进行国际商标注册,通过马德里体系简化流程并覆盖现有及潜在市场。在产品策划阶段或进入新市场之前,企业就可以通过《马德里协定》等机制申请多国商标保护,尤其针对商品生产国、销售国及重要港口国,以防抢注者滥用平台规则造成账户冻结或高额转让费要求。另外,实施分层布局策略同样关键。对于已有销售或热度的市场,需尽快完成商标注册;对计划进入的市场,则应做好预防性注册,涵盖主商标及其近似标识,并确保核心与衍生类别均得到保护。前置性的商标布局不仅有助于防范未然,更能为品牌的全球化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强化海外商标监测与使用规范,提高维权能力。建立完善的海外商标动态监测机制,运用大数据技术定期检索目标市场商标注册情况,实现抢注风险的实时预警与快速响应,是防范侵权、保障品牌权益的关键。同时,企业应统一商标标识的设计与使用规范,避免“注册未用”或“使用未注册”的法律漏洞。在日常经营中,务必留存销售记录、广告投放、社交媒体互动等使用证据,为后续可能的维权行动提供有力支撑。宜格集团在印尼成功撤销抢注商标,正是凭借详实的品牌注册证明、全球销售数据及美妆博主推荐记录,充分证明了品牌的在先权利与对方的抢注恶意。
三是善用专业资源,构建本土化法律协同机制。在海外遭遇商标抢注,面对复杂迥异的的法律体系、法律程序和执法效能,积极寻求与当地知识产权机构或律所合作,是企业提升维权效率的有效途径。以此次商标抢注案为例,宜格集团联合国际知名律所与本地机构,共同研究印尼的司法实践和相关法律规定,精准制定维权策略:针对抢注者制造并销售假冒产品的行为,迅速向商事法院提起诉讼并启动刑事追责;针对多项恶意注册申请,与印尼商标局建立高效协作机制,在申请阶段成功拦截,避免了未来逐一撤销已注册商标的冗长程序,为企业未来在印尼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一实践表明,借助专业力量、融合本地资源,是企业在复杂海外市场环境下实现快速维权的关键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