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食品抽检分离改革——以富阳为例
今年以来,浙江省率先在全国深入推进食品安全抽检分离改革,打造全程抽检和检验“背靠背”模式,提升抽样工作的权威性公平性,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富阳高度重视食品抽检工作,通过不断完善各项制度,优化各项食品抽检工作步骤,食品风险监测评价预警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但受专业性强、服务区域广、管理链条长等诸多因素限制,食品抽检工作仍存在权威性不强、监管不足等短板,富阳局针对短板,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富阳抽检分离基本情况
2021年,富阳局严格按照“抽的不检、检的不抽”方式,对抽样和检验两个重要环节进行分离,抽样环节通过执法平台100%“双随机”方式由专业抽检队实施,实验室检验由局属检测中心和第三方机构专业化队伍完成。目前全区已完成各类食品抽检3488批次,派出人员1850人次,检测项目突出食品添加剂、食品污染物、农兽药残留、微生物、非食用和非法添加物等质量安全指标,其中62批次不合格。对于不合格样品,按时领取、送达国抽系统核查处置任务,未产生超期件,对办理时限、案件查处、复查整改、监督考核实现“四个到位”,抽检公示率、问题食品核查处置率为均达到100%。
二、富阳做法
根据省市局要求,富阳局于2020年9月印发《富阳区食品抽检分离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结合往年抽检结果、风险隐患、薄弱环节等因素,梳理确定抽检重点,将日常监督抽检及专项抽检相结合,加强跟踪抽检,科学制定抽检计划方案,有效增强抽检靶向性。
1.组建专班,强化顶层设计。富阳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各相关科、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由食品综合协调科负责对抽检工作的统筹协调和业务指导,并组建由26名业务骨干组成的专业抽样队,依托局属检测中心和第三方机构为技术顾问,在抽样指导、技能培训和风险会商等方面给予技术保障,确保抽样合理规范。
2.明确制度,强化流程规范。明确抽检“背靠背”制度、抽样“双随机”制度、明确抽检责任机制、买样报销制度、核查处置机制,确保整个抽样过程规范公平,尽量减少对商家经营活动的影响。做到整个抽样全程可追溯,提高食品抽检工作系统性、科学性、权威性。
3.创新方式,强化全面保障。突破式整合局属检测中心现有资源,设置固定的抽检办公场所,配备符合功能要求的样品交接区、样品储存室和设备保管区等专间及工具设备,保证样品运输和储存规范性。给26名抽样队员统一开通并运用国抽系统和“互联网+监管”系统,对应分工明确权限,根据抽检计划开展双随机抽样。同时,通过邀请专家理论授课、现场教学、集中培训等方式开展不定期培训3次,促使抽样人员熟悉国抽系统操作方法及各模块应用,提高抽样准确性和高效性。
4.市场实践,强化抽检靶向。为增强食品安全风险舆情监测和监督抽检靶向性,富阳局自行派专人针对小蔬菜门店、农贸市场等单位开展不定期快速定性检测,并对定点农贸市场快检室进行盲样考核及飞行检查,比对出黄鳝、牛蛙等属于高风险样品,帮助抽检队在抽检时提高针对性。
三、存在问题
根据长期实践总结,富阳局归集出目前食品抽检分离的4个突出问题,这些难题制约着食品抽样检验这一重要市场监督手段的有效实施,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推进困难。
1.基层监管力量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富阳区辖24个乡镇街道,面积大、分布散,食品抽样在双随机分配下,经常出现商户分散,车程距离数个小时情况,进一步加大工作量。抽检队成员均有其他行政工作在身,基层的监管力量严重不足,前期协调、途中事务处理牵制大量精力,导致抽样效率不高。专业知识的缺乏也导致抽样人员缺乏主动性,对新出现的危害食品安全的因素存在反应滞后。
2.对散装食品和现场制售食品的检测较少。抽检工作中发现,在镇街和农村存在着大量的散装食品,而现场制售食品由于一般没有国家标准,存在食品添加剂过量甚至添加违禁的药品、化学成分的安全隐患。而因许多散装食品未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导致无法判断生产批次不纳入检测。
3.食品抽样检验工作存在周期长和不规范的问题。抽检分离导致承检机构从接样到检验工作的周期拉长,从抽样、检验到结果反馈,很多需要十个工作日以上,失去了检验的时效性。有些保质期较短的冷藏食品,在检测时已过保质期;有些问题食品在检测结果出来前可能已经被销售或转移,给有效执法带来难度。
四、对策建议
食品抽检工作是监管食品安全状况,及早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完善食品抽检分离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上存在的难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对。
1.加强培训,提高基层业务能力。增加和充实基层监管执法力量、配备懂食品卫生、懂食品安全检测的专业技术执法人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和核查处置规定》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基层监管人员的食品安全监管理念和相关法律、知识水平。
2.转变观念,主动出击敢于创新。在食品安全监管的新形势下,基层执法人员应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新的政务信息管理系统,利用数据库的优势,结合基层的执法实际,发掘工作中的难点和盲点。转变观念,积极研究解决监管中的难题,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要求,又要有所创新。同时,出台相应的考核机制,对工作布置不及时,工作进展未达到要求,报送数据不完整,不合格处置不及时、不规范,分析报告不全面等问题,采取跟踪督办、公开通报、约谈提醒等措施。
3.提高效率,确保抽检工作时效。尽量压缩和减少不必要的程序,向食品经营户表明检验时限,对一些保质期较短的食品,应重点标记、及时冷藏。对于不合格食品处置,要做到第一时间领办、及时启动、90日内处置闭环,努力提高80日内办结率。对需协查或请示的疑难案件,严格按程序及时办理相关手续,杜绝拖沓的工作作风,确保各项核查处置工作按期完成。
4.明确重点,增强食品抽样靶向。明年将重点开展环节监管防控风险、抽检评价治理成效两块工作,建立“抽检监测发现风险、环节监管防控风险、核查办案消除风险、抽检评价治理成效”的协同闭环机制,形成符合监管工作实际、具有富阳特色的基层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体系。要突出民众关注热点和食品监管难点,结合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特点,合理分配监督抽检的比重,不断提高监督抽检经费使用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