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数字化赋能基层智慧监管
杭州高新区(滨江)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自2013年起始终走在商事制度改革前沿,区内创新创业活力高涨,目前在册市场主体81361家,其中企业66612家,而滨江区局在职干部仅为88人,市场主体干部比为925:1,存在基层监管力量和监管对象数量不匹配的矛盾。为缓解这一矛盾,切实提升基层监管效能,该局紧盯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试点任务,在多个业务领域探索监管创新实践,赋能基层市场智慧监管。积极探索市场监管由“人管”向“智管”转变,有效缓解人少事多矛盾,在各项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2021年知识产权集成服务改革获评浙江自贸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获评市疫情防控表现突出单位,并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三比一讲”争先创优竞赛中荣获一等奖,知识产权、质量强区、标准化等多项工作获得省市区各级领导批示肯定。
一、数字手段全流程,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
该局从审批、年报、服务等多环节着手,运用数字化手段打造全生命周期便捷服务。一是无人智能审批,实现准入“分钟制”新模式。开发企业登记智能审批系统,实现经营范围自主匹配;建立企业名称与地址白名单库,取消符合条件名称人工复核程序,实施可信地址直接登记,有效缓解市场主体快速取证需求与窗口业务量激增问题。二是智能语音系统,实现“24小时”在线应答。搭建以AI智能语音服务机器人为核心的政务咨询服务平台,提供7x24小时不间断、30通电话同时接入及“一口清”的智能应答,年咨询量近10万件。年报全部使用语音机器人通知,呼出总量31127家,应答总量3283个,语音咨询回复率100%。三是“上马石”e服务,助力事中精准帮扶。打造“上马石”在线服务平台,设立政策、金融、园区、机构、招聘服务等20个功能模块,为企业提供系统集成、跨场景应用“一站式服务平台”,涵盖各类中介服务机构95家,58款优质贷款产品,发布创业项目1223个,助力企业融资24.02亿元,累计服务企业近5万家次。
二、网络监管全息化,探索“以网管网”全方位
滨江区网络经济发达,该局每年举报投诉约6万件,约75%为涉网络交易举报投诉。为缓解基层日常投诉举报处置压力,该局探索网监全息化。一是智能监测,违法线索主动抓取。搭建网络交易大数据监测系统,开展广告、四品一械、专项、直播、APP五大类智能监测,覆盖三大电商平台共502065家店铺,39551家企业官网,实现一线执法力量定向监管、靶向执法。共监测商品486万余件,发现并处置疑似违法违规线索6797条。二是远程执法,便捷互联网办案流程。开发建设互联网执法办案平台,打通辖区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的后台数据,对接全省统一支付平台在线处罚,实现在线取证、询问、办结、处罚并公示,实时触达商家。目前,互联网执法办案平台已在三个市场监管所进行试用。三是创新监管,搭建事中事后监管平台。搭建市场主体事中事后监管数字化创新平台,建立经营地不一致分析、空壳公司分析、疑似传销分析等六大应用模型,自动监测、智能比对辖区内企业存在的风险情况,发出预警并派发市场监管所进行处置。西兴市场监管所已试点完成对16家空壳公司类预警企业的闭环处置。
三、系统应用全落地,助推数字监管全覆盖
该局瞄准浙江数字化改革先行,紧盯省局市场监管数字化体系架构和改革“族谱”,推进数字监管基层末端落地见效。一是创建试点,全面升级基层数字化配置。以西兴所、长河所、浦沿所3个试点所为排头兵,统一建立指控中心,日常业务监管大屏清晰展示,实现任务指挥、远程监管100%全覆盖;统一升级监管执法设备,建立数字化执法办案区,设置询问笔录室,配置监控系统、可视化通讯多点资源管理器、执法记录仪和移动监管终端等,实现执法监管全程记录、数据实时传输、办案公开透明。二是试用先行,积极承担省局改革项目。该局承接省局基层所数字化应用系统试点以来,坚持覆盖辐射所辖基层所全系统试用,所长可以通过所级驾驶舱和指控中心,实现工作任务一键生成、调整、派发;监管干部通过掌上移动监管终端统一任务执行一个入口,现场即时处置并实时反馈结果。目前,该局经济户口存量建档率100%,PC端激活率、移动端激活率、机构维护率均达100%,管辖主体数标签分类531家,建立个性化标签4个;执行集成任务528个,覆盖对象1817家,检查创建放心消费单位1343家。三是深化应用,协力打造全省市场监管“一张网”。深入应用省局“浙江外卖在线”“浙江知识产权在线”“浙冷链”“浙江e行在线”等数字化系统,打造基层市场监管高效治理“一张网”。目前,激活浙江外卖在线商户端并每天正常上传台账的商户数超过800家,“知识产权在线”“一链条保护”知识产权案件办结率100%,质押融资金额达到38.8781亿元;“浙冷链”共赋码扫码198873件,赋码率和扫码率均为100%;“浙江e行在线”车池赋码共计16860件,赋码率为100%,商家平均赋码数位居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