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浙江知识产权在线!
保护知识产权 就是保护创新
淳安土榨油安全状况调查
发布时间:2022-03-24 | 信息来源: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淳安土榨油安全状况调查

 摘要:本次抽样调查淳安县“土榨油”的状况。一方面对淳安县境内的土榨油点进行了摸底调查,了解“土榨油”的设备、工艺和卫生情况,对土榨油点的技术水平做一个调查。另一方面,对淳安县当地21个作坊菜籽油样品(1-21号)和2个超市在售样品(22-23号)进行抽样检测。所检项目包括过氧化值、酸价、铅、苯并(a)黄曲霉毒素B1、溶剂残留量和脂肪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芥酸)的百分比含量。结果表明:这些榨油点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卫生状况堪忧。6月份第一次测定过氧化值和酸价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存储6个月后即12月份测得的过氧化值和酸价均有升高,其中有2个小作坊加工样酸价超标;23个样品的铅含量均符合要求,但也有3个样品的铅含量相对较高;所有样品的苯并(a)黄曲霉毒素B1和溶剂残留量均未检出。

    一、调研背景

    淳安地域广阔,山清水秀,生态优美,淳安农副产品也常被冠以“纯天然”、“原生态”的标签。对于淳安人来说,种上几亩油菜,收成后到小加工厂榨成油,那是能看得见的“真材实料”。这种“土榨油”特有的菜饼香味和“纯天然”、“无添加”的口碑而广受居民的欢迎,在淳安颇有市场。然而小加工厂的榨油工艺不全,卫生条件不好,容易造成一些安全隐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为此,一方面,我们摸底了淳安县境内的土榨油点,了解土榨油的设备、工艺和卫生情况,对土榨油点的技术水平做一个调查。另一方面,在各榨油点抽样和流入市场的土榨油抽样,按照国家标准和可能产生的危害物质进行检测;同时,检测了土榨油在储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某些质量变化。本次调研,我中心于6月份共抽取了23个样本,包括21个本地小作坊“土榨油”和2个超市在售样品为对比样,希望能对了解淳安境内的“土榨油”质量状况提供一些参考。

    二、问题

    (一)过氧化值

    过氧化值表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程度的一种指标,用于说明样品是否因被氧化而变质。由从图1可以看出,6月份测得样本过氧化值整体较低,置于样品储存室(温度20℃,湿度45%左右)6个月后,过氧化值都有所升高。结果显示,23个样品的前后两次检验结果均符合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

 


23个样品过氧化值

     (二)酸价

    酸价表示中和1 g 油脂中所含游离脂肪酸需要的氢氧化钾(KOH) 毫克数。酸价大小与制取油脂的原料、油脂制取与加工的工艺、油脂的贮运方法与贮运条件等有关。酸价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标志,脂肪在长期保藏过程中,由于微生物、酶和热的作用发生缓慢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酸价越小,说明食用油的质量越好,新鲜度和精炼程度越好,一般常用酸价作为衡量标准之一。酸价过高,则会导致人体肠胃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检测结果见图2

 


2  23个样本酸价值

    结果表明,6月份样本酸价值整体较低,置于样品储存室6个月后,酸价值有所升高。通过比较,还可以发现样本238121315的酸价值上升较大。按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标准,6月份所有样品该项目全符合标准,但12月份所得结果显示,编号1213的样品已超过3mg/g。翻看当时抽样现场照片,发38121315号这几个菜籽油小作坊卫生状况较差,小作坊的生产车间与仓库混为一体,存在一定影响。这也表明,来自农村小作坊的土榨油存在质量风险,许多家庭“一年囤一次油,一吃吃一年”的做法不可取。

    (三)铅

    有研究表明,农产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和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有一定的关联。除此之外,农药的使用,食品的加工、运输和储存也有影响。本次抽取的23个样品检测结果均≦0.1mg/kg(见图3),符合国家标准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同时,我们也发现了,4、5、8号样品的铅含量较高,接近国家标准,通过对比发现,这几个样品抽样点较近。4、5号为同一个镇,8号为相邻镇。

 

 

23个样本铅的结果

    (四)苯并(a)黄曲霉毒素B1和溶剂残留量

    霉变是造成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超标的主要原因。许多土榨油小作坊均位于公路两边,多为半开敞式的简易建筑。这些小作坊的生产车间与仓库混为一体,房内蒸炒工序产生大量湿热的蒸汽,而袋装的油菜籽原料则随意堆放在地面和墙角,缺乏防潮措施,而且油菜生产季节正值盛夏,气温高、湿度大,容易造成霉变。苯并(a)芘(Benzoapyrene)是一种五个苯构成的多环芳香烃,具有强致癌作用的物质。一些作坊采用高温加热(大于135度以上),就会产生。对抽取的23个样进行苯并(a)芘黄曲霉毒素B1项目检测,结果所有样品均符合国家标准,以上三个项目均未检出。

    (五)脂肪酸

    菜籽油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油酸、亚油酸,能减少高血脂的发生,且具有缓解血液中过量的胆固醇,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等功能。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为菜籽油中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所必需的。本次调研选取国家标准1536-2014《菜籽油》的5种特征性脂肪酸进行检测,分别是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芥酸。选取的这几种脂肪酸的百分比含量要求分别为1.5 6.0、8~60、1123、5~133.060,实验结果图4。结果表明,3、9号棕榈酸含量较少;油酸含量均在范围内,2、359号亚油酸未在范围内;2、3号亚麻酸含量未在未在范围内;2223号芥酸含量较少。

    通过两组比较实验我们也可以看出,由于企业先进的设备、工艺、良好的卫生状况和专业化的技术人才,2个超市在售菜籽油(22-23号)质量整体比较稳定,土榨油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氧化速度较快,酸价和过氧化值增长较快,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对策

    一是集中整治,牵线搭桥。此次调研取样过程中,对土榨油小作坊的运行状况做了一个摸底,发现此类小作坊工艺简单,卫生条件不好,存在安全隐患。联合基础所,集中整治不合规范的小作坊,同时招商引资,为小作坊资源整合牵线搭桥,为促使产业升级创造良机。

    二是精准把脉,入企帮扶。本次调研,发现小作坊经营条件差,包括硬件和软件上。我中心可以组织高工领队的技术小分队,深入企业,对企业车间布局、生产工艺优化、技术骨干培训以及后续产品质量检验提供帮助。

    三是加大抽检,严厉查处。对小作坊生产的食用油进行监督抽检,及时了解其生产的食用油质量状况。对于质量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予以及时曝光并处罚。

    四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开展宣传食品安全进社区、进农村活动,特别是6月份榨油季时,向百姓们宣传选油、用油、储油小知识,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氛围。

    四、建议和启示

    对于食用油应科学合理地摄人, 食用油品质优秀、摄入量合理、品种多样、搭配恰当, 这样有利于促进营养均衡吸收, 体感人体健康程度。除此之外,还要采取健康的烹饪手段和方式。

    (一)品质优秀。正规途径购买有一定品牌影响力,近期生产的食用油。许多农村家庭购买土榨油“一年囤一次,一吃吃一年”的做法不可取。工艺上,则倾向于选择物理压榨,尤其是低温压榨。同时,开封后采用正确的方法保存,尽量避免高温、日照及水分的进入, 短时间进行销售及食用,以提高食用油脂的品质。其实,放入冰箱保存,是一个简单可行的选择。

    (二)摄入量合理。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个成年人一天摄入的食用油量应在25克左右。保持这个量,一方面不会有过多的脂肪摄入,另一方面保证了人体对脂肪酸的基本需求。

    (三)品种多样,搭配恰当。不同的食用油由不同的脂肪酸构成。但是一些家庭的饮食习惯使然,总认准一种食用油进行购买。长期食用某一种食用油,会导致体内脂肪酸代谢不平衡或某些脂肪酸缺乏,引起免疫力下降或导致疾病。不同种类的植物油应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油换着吃的作用。在控制每日食用油量的前提下,可以以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为主,其他油为辅。

    (四)采取健康的烹饪方式。高温烹炸食物时, 脂肪氧化加速, 其分解和聚合的过程也加快, 其一系列变化的生成物也十分繁杂。有研究表明,经高温油炸后,必需脂肪酸亚油酸 和亚麻酸含量降,有害物质苯并( a) 含量增加。


主办单位: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 省保护中心专利快速审查咨询电话:0571-56788309
杭州代办处专利优先审查咨询电话:0571-88917568、0571-86412160 | 技术保障电话:0571-89765202(快速审查和优先审查请打业务电话)
备案序号 浙ICP备 19046660号| 网站标识码:3300000136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565号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IE11或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