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浙江知识产权在线!
保护知识产权 就是保护创新
探索引入“第三方”力量破解中小餐饮监管难题
发布时间:2022-03-24 | 信息来源: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探索引入“第三方”力量破解中小餐饮监管难题

当前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难度越来越大、紧迫性越来越强、受关注度越来越高,传统的监管方式的局限性也日益明显。针对以上问题,主要探讨深化中小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智慧监管模式,引入第三方专业协管机构的必要性,由点到面逐步探索建立“智慧+第三方”餐饮监管新模式,全力织牢精密智控网,持续提升“整体智治”能力。

一、小餐饮监管困境

(一)监管人员专业技能匮乏。市场监督管理局经历了食药、质监、工商三局合并,管理事项繁多复杂,监管人员大多数又都缺乏相应的专业背景,但餐饮监管工作又有专业型、技术型要求,相对而言要熟悉掌握适应餐饮服务监管工作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监管人员不能及时调整知识结构,对于食品安全知识一知半解,实际的运用能力和食品检测操作能力不高。

(二)整体监管力量薄弱。虽然属地街道建设了网格化管理机制,设立了食品安全协管员,但受制于协管人员的专业性和流动性,要达到监管的全面和高效,监管力量还远远不足。餐饮监管执法人员数和现有的餐饮监管执法任务量存在一定的不匹配。考虑到基层所的监管人员还要承担工商、质检、物价、知识产权保护等其它职能的相关工作,并配合其他部门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省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平安创建、春秋季开学检查、等相关工作,现阶段基层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量和监管力量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不匹配。

(三)监管模式急需转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渗透,餐饮服务领域传统商家积极转型,在线外卖市场发展迅速,成为餐饮业中越来越重要的新业态,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先进供应链、交易平台等新技术及应用逐步渗透到餐饮领域。餐饮监管也由指令模式向“互联网+食品”监管模式转变,急需线下监管业务的线上化和数据化,实现动态监控、实时预警、精准化风险管控。

二、小餐饮治理引入“第三方”力量的必要性

(一)转变监管模式增强监管力量。引入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的第三方机构,可以突破执法资源严重不足的现实瓶颈。第三方评估由于其独立性、客观性、专业性,评估结果更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并且通过以评促建,对进一步发挥法律法规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引入第三方监督评估既能够作为监管力量的补充,平衡监管力量与监管任务量之间的天平;也能够作为餐饮单位的指导,拉进餐饮单位自身能力与餐饮食品安全要求之间的差距。第三方机构的审查人员,均具有食品相关专业背景,持有注册审核员等资格证书,熟悉相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能够发挥其技术性和专业性优势,有效弥补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专业性不足的问题。

(二)构建内外协作机制。餐饮安全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一方面,餐饮安全监管需要市场监管、公安、通信管理等部门齐抓共管、厘清权责,另一方面,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之间也尚未建立一套快速、高效的沟通、协查与会商机制。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构建信息大数据整合共享新模式,各部门之间同步传递信息,将“被动待查”转为“主动推送”,形成对餐饮商家的线上线下全方位无死角监督。

(三)强化餐饮单位自治。食品安全的问题原因复杂,有政府监管不到位的影响,也有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通过第三方评估单位定期对重点区域的中小餐饮店进行评估检查,针对证照公示情况、健康证情况、消毒设施运行情况、后厨卫生情况等食品安全相关内容进行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一方面要求、指导商家进行整改,并跟踪整改情况的落实、闭环,另一方面对于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或者整改不到位的单位抄告属地市场监管所,由属地市场监管所对相关单位进行立案查处、督促整改、实现闭环。最终既能够减轻基层监管压力,又能够较好地提升小餐饮店的食品安全水平。

三、有效发挥第三方协作监管的可行性建议

(一)建立食品安全数据库,引入独立的第三方风险评估机构。美国、德国及日本等国家,建立了食品安全数据库,对食品安全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实现了信息资源互通,为自己国家的食品安全提供数据支持。由于国家开放程度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餐饮服务连锁模式更加普遍,准确的食品安全关键点及预防与风险控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存在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风险评估是风险分析、管理的核心和依据。发达国家大多将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职能分开,成立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如德国和日本均专门成立了独立于风险管理机构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把涉及中小餐饮食品安全管理的信息进行收集、交换和整合,在科学、透明、公开、预防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为监管部门、食品从业者提供食品安全专业知识指导。从国际经验来看,独立的风险评估是中小餐饮食品安全的关键屏障,不仅为有效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依据,而且为监管执法提供科学性支持。

(二)明确引入第三方监督评估机构的方案。中小型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风险相对较小,但是有着更多的主体数量,因此它也需要足够的监管资源来扩大监管广度,以确保覆盖到位。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加科学地制定第三方监督评估的方案,需要核算花费同样的监管资源,只有明确了这个问题,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排,以达到监管资源的最有效利用,进而在保障风险防控的前提下提高监管效率,建立和完善第三方机构参与食品安全共治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清晰划分市场监管部门和第三方机构的权责界限,最终促进辖区内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的稳步提升。

(三)加强第三方监督评估构建治理共同体。探索建立由基层监管部门、餐饮服务单位及第三方机构组成的综合性评审机制,定期对第三方监督评估开展的情况、质量等进行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同时针对考核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整体工作模式,以便做到更加贴近实际监管需要,最终确保餐饮服务监管领域第三方监督评估能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加强与监管部门、公众、企业交流互动机制,确保监管信息共享,建立统一高效、资源共享、信息动态的交流平台,为监管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对公众的消费行为进行有效引导,同时还能确保企业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确保及时将各类食品安全风险排除,全面提升日常的检查效率。


主办单位: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 省保护中心专利快速审查咨询电话:0571-56788309
杭州代办处专利优先审查咨询电话:0571-88917568、0571-86412160 | 技术保障电话:0571-89765202(快速审查和优先审查请打业务电话)
备案序号 浙ICP备 19046660号| 网站标识码:3300000136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565号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IE11或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